九游娱乐中国唱片有限公司 - 引领音像出版行业的先锋

九游娱乐-(NINE GAME)成为娱乐官网的文化先锋

1925年音乐大事纪 孤独的法国音乐家

  

1925年音乐大事纪 孤独的法国音乐家(图1)

  美国著名的大气物理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1963年提出了所谓的“蝴蝶效应”,说明了任何事物发展均存在定数与变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其发展轨迹有规律可循,同时也存在不可测的“变数”。也就是说,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

  所谓的“蝴蝶效应”,其实不仅存在于空间发展,也存在于时间发展过程中。比如:我们试着追溯100年前的历史事件,会发行它们或多或少影响了后来世界的历史进程,也就是产生了不可逆转的蝴蝶效应。

  1925年1月6日,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实现独裁,为二战法西斯同盟再添新生力量。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心议题是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准备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1925年5月30日,上海二千余学生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宣传讲演时遭到巡捕的逮捕,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极大愤慨。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打死打伤许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随后,广大的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

  1925年3月12日,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共两党组织各界民众进行哀悼活动,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形成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声势浩大的革命宣传活动。

  1925年5月1日至9日,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决定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166个工会,拥有54万有组织的工人。大会通过了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工农联盟、经济斗争、组织问题及加入赤色职工国际等决议案。

  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签订了《洛迦诺公约》,为欧洲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了保障。

  1925年,美籍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在一个原子内不能有两个电子同时处于同一量子态上,这一原理后来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电视的诞生‌: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首先研制出第一台圆盘机械电视机,同年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用无线电传递影像也获得成功。这些发现和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不仅是政治以及科技,在2025年的今天,如果我们回到100年前,也会发现当年的音乐领域同样有一些足以改变或者影响后世的重要事件。历史是一面镜子,对照是它最有价值的功能,与此同时,回味是它最有趣味性的把玩模式。

  1925年音乐界发生的大事里面,萨蒂的去世当属其一。这位十九世纪的法国作曲家萨蒂,以神秘风格和怪异的音乐向我们讲述出他内心的迷惘和寻觅,并展露了特立独行的性格。萨蒂1866年出生,据说他早年虽有音乐天赋,但却生性不羁,不喜欢接受严格的正规训练,因而在音乐学院断断续续地读了几年,但成绩都不太好。直到年近40才入读圣咏学院师从著名作曲家丹弟和鲁塞尔学习作曲理论,离校后其创作技艺有大有进步。由奥里克、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和塔耶弗尔组成的“六人团”对他顶礼膜拜,深受其影响。线岁的老人,可谓大器晚成。

  萨蒂的创作有着十分另类的特色,突破浪漫主义的窠臼探寻新的音乐词汇。他的音乐简洁洗练、锐意创新,不但有《裸体歌舞》《古老和即时的时刻》《梨形曲》《木制胖妇人的素描和媚态》等独树一帜的标题,也用了许多前无古人的新技法,用取消小节让节奏变形,不以传统的回归调性的终止式结束等技术来处理音乐。因此给人感觉不仅没有刺耳的歇斯底里,反如一帧帧若隐若现的图景,在记忆中交错转换。萨蒂对后辈音乐家影响深远,不仅“六人团”将他尊为教父,而以后的亨德米特乃至奥地利的勋伯格,作品中都能找到萨蒂的痕迹。美国实验音乐家凯奇也自称受到过萨蒂的影响。

  1993年,著名法国音乐作曲家/编曲家/指挥和爵士钢琴家米歇尔·莱格朗在ERATO录制出版了一张萨蒂钢琴音乐专辑,作为非古典系的钢琴演奏者来灌录古典音乐作品,自然引发了圈内外的关注。莱格朗出生于法国巴黎,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除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外,还撰写了200多部影视配乐作品。他为法国新浪潮导演雅克·戴米所拍摄的《瑟堡的雨伞》(1964)和《罗什福尔的年轻女孩》(1967)创作了配乐,并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提名。1968年,他凭借为电影《托马斯·皇冠事件》所创作的歌曲《心灵的风车》获得了他的第一座奥斯卡金像奖。莱格朗一生共获得了三次奥斯卡和五次格莱美奖,是上世纪最杰出的欧洲电影音乐大家之一。

  莱格朗的这张萨蒂钢琴音乐专辑,出人意料地规整和地道,从听感上你完全不会误以为是其他领域的演奏者的跨界逸作,而更归属于纯古典式的诠释,显示出莱格朗优异的演奏素养。凡是弹奏过萨蒂的作品的人,都知道他爱给作品演奏方式标注一些古怪的指引。那些指引是作曲家专门为弹奏他作品的人写的,比如——“给某某。我禁止任何人在弹奏作品的时候大声读出这些文字。无论谁斗胆违反我的指引都将引起我的愤慨。谁也不能例外。”很多人深信,这一切大多是源于他那怪异的才智。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萨蒂为了自己的音乐和自己的理想而活着。他从不看重名利,过了许多年穷困的生活。他也被形容为一匹追寻自己理想的孤独的狼,极度重视自己的隐私。在莱格朗的波光粼粼的触键当中,我们似乎看见了两位伟大的法国音乐家跨越时空的交汇,相同的法式人文传承,赋予了莱格朗对他偶像作品的独到理解,一曲曲萨蒂代表性的音乐,轻柔而优雅地诉说着浪漫的情怀,讴歌着这位音乐大师的内心。浪漫主义音乐余晖笼罩之下的萨蒂成为了时代交替中的叛逆者,他既是新古典主义的先导,又是印象主义的萌芽,他的音乐以简单的旋律、神秘的风格、怪异的曲名、千姿百态的意象,投射出其内心的孤独与迷惘,在那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显示出了不平凡的冷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