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超前理念重新定义古典音乐世界
在当今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当我们回望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会发现那些具有前瞻视野与超前理念的古典音乐家们,凭借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卓越才能,向传统古典音乐的规范发起了挑战,为古典音乐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从巴洛克时期充满戏剧性的张力,到瓦格纳对传统调性的大胆突破,再到印象派音乐带来的色彩革新,每一个都凝聚了作曲家们对各自时代精神的独特感悟与回应。
李斯特,这位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革新者,以其大胆的和声探索为19世纪中后期的音乐发展开辟了新路径。他的作品频繁使用不协和,突破传统的和声进行,为瓦格纳、斯克里亚宾乃至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李斯特的半音化和声,如《浮士德交响曲》中的“浮士德”,直接影响了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调性瓦解,两者共同展现了“无尽渴望”的音乐化表达。
1865年,瓦格纳在流亡瑞士期间,创作出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该乐剧不仅将爱情上升到人类存在的巅峰体验,更以半音阶的大量使用,打破了传统的和声规则,被视为西方和声体系瓦解的开端,预示了无调性音乐的到来。特里斯坦的独特配器,以及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都让人为之震撼。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欧洲仅次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传说。(图片来源于网络)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的英格兰,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在战争中痛失挚爱的未婚夫,命运却将她推向了与康沃尔国王马克的联姻之路。为了这场政治联姻,她被送往康沃尔,而护送她前行的人,竟是亲手终结了她未婚夫生命的特里斯坦——一位英勇的骑士。伊索尔德想通过喝毒酒的方式与对方共赴黄泉,却被侍女调包换成了“爱情的灵药”,在命运的捉弄下,两人深深相爱并开始幽会,最后被马克王识破,双双殉情,留下了一段凄美而悲壮的爱情传奇。
著名指挥家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曾形容这是“生命的”,包含了张力、向往、渴望、忧郁、痛苦,以及放松、宁静和深深的快乐。
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则全面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也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主义音乐转型的体现。他的《狂喜之诗》以其动人的主题、暧昧的节奏、丰富的色彩,令人目眩神迷。这部作品不仅吸引了大量普通听众,更在俄国引发了狂热的追随。甚至,在宇航员加加林成为在外太空环绕地球飞行的第一人时,全苏联广播电台也向宇宙播送了《狂喜之诗》为其伴奏。
斯克里亚宾曾对他的朋友伊万·利帕耶夫说:“当你聆听《狂喜之诗》时,请直视太阳的眼睛!”
瓦格纳的“无尽旋律”与斯克里亚宾的“狂喜高潮”均以绵延不绝的张力著称,《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与《狂喜之诗》都挑战调性边界——瓦格纳以半音化瓦解传统和声,斯克里亚宾以神秘构建新体系。两者皆追求极致的情感表达,并在瓦解调性的过程中,为20世纪音乐的多元发展开辟了道路。
3月27日,中国顶尖交响乐团之一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将在其音乐总监吕嘉的率领下,与首位范·克莱本国际大赛夺冠的亚洲钢琴家张昊辰、屡获大奖的国际知名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共同演绎瓦格纳的《前奏曲及“爱之死”》(选自《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李斯特的《降E大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斯克里亚宾的《第四号交响曲“狂喜之诗”》,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全新的古典音乐世界。
新年钜惠:即日起,下单299及以上票档,可享新年钜惠88折,年费会员折上折。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本场演出适用指定优惠券,订单提交页面会默认使用,可与任意折扣叠加。(可在我的优惠券查看是否适用)
*本场演出开放乐池(乐池及A区1、2排座椅无阶梯,二、三楼前排有栏杆,各楼层部分靠边靠后区域/位置,因观众身高差异可能出现视线遮挡的情况,如有介意请谨慎下单。)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曾任意大利维罗那歌剧院音乐总监、西班牙桑塔·克鲁兹·特内里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及澳门乐团音乐总监,并曾在意大利特里埃斯特歌剧院、佛罗伦萨交响乐团、罗马拉奇奥室内乐团及瑞典诺克平交响乐团担任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
吕嘉曾先后在欧美指挥歌剧及音乐会近两千场,合作过的世界知名歌剧院及交响乐团包括斯卡拉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皇家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班贝格交响乐团、罗马圣塞西莉亚交响乐团、伯明翰城市交响乐团、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里昂国立管弦乐团等。
歌剧在吕嘉的指挥生涯中占据着特殊位置,曾指挥歌剧剧目五十余部。作为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家歌剧院担任总监的亚裔指挥家,他被意大利的音乐评论誉为“比意大利人更懂得意大利歌剧的指挥家”。1989年获安东尼奥•普兰佩得罗第国际指挥大赛第一名。1998年他指挥的歌剧《茶花女》被马切拉塔歌剧节评为最佳诠释。2007年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为他颁发“总统杯”;同年,他在罗西尼歌剧节里指挥的《贼鹊》被评为当年“最佳歌剧”。
自2009年成为首位在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夺冠的亚洲人以来,张昊辰凭借其卓越的想象力、华丽的技巧和深刻的音乐表现力,赢得了观众的赞誉。2022年,出版音乐随笔集《演奏之外》。
2023年,张昊辰的最新专辑《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获《留声机》月度最佳唱片,并成为《国际钢琴》封面人物。
近年,张昊辰与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纽约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斯卡拉大剧院管弦乐团、马林斯基交响乐团等著名乐团均有合作。
2024-25乐季,张昊辰的演出包括与慕尼黑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的再度合作,于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的独奏会首秀,以及作为国家大剧院乐季驻院艺术家,演奏李斯特与拉赫玛尼诺夫的全部钢琴协奏曲等。
旅奥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是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她以特优双硕士毕业于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歌剧与轻歌剧”及“艺术歌曲与清唱剧”专业,师从弗兰茨·卢卡索夫斯基教授,取得声歌系硕士以上“优秀艺术家”表演专业最高学位。同时她也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维也纳布莱纳音乐学院长笛演奏硕士学位。
宋元明曾获第48届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一名、奥地利第13届“塔利亚维尼”国际声乐比赛“最佳女高音”奖、捷克第44届“德沃夏克”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及“最佳歌唱家”双奖等六个国际比赛的奖项。她在包括萨尔斯堡国际艺术节、维也纳美泉宫皇家歌剧院、金色大厅玻璃厅、奥地利格拉茨歌剧院、首尔艺术中心、捷克卡洛维瓦利歌剧院、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布宜诺斯艾利斯剧院、智利圣地亚哥剧院、北京国家大剧院等顶级舞台登台演出,并与维也纳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以及里卡多·穆蒂、巴伦博伊姆、捷杰耶夫和雅尼克·涅杰-瑟贡等著名指挥家有过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在歌剧舞台上,宋元明主演了《唐·璜》《费加罗的婚礼》《蝙蝠》《图兰朵》《艺术家生涯》《骆驼祥子》《日出》《游吟诗人》《茶花女》《唐帕斯夸莱》《风流寡妇》《爱之甘醇》《青春之歌》等歌剧剧目。2024年宋元明首次演唱瓦格纳歌剧全剧,出演了国家大剧院制作的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饰演女主角森塔。2024年9月,宋元明受邀在维也纳勋伯格艺术中心上演了艺术歌曲音乐会。
宋元明曾作为独唱与雅尼克·涅杰-瑟贡指挥的费城交响乐团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现场实况由DG录制并发行唱片。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始终以澎湃的热情与创新精神、不懈的奉献与精进品格,为最高品质的音乐演奏和传播而矢志不渝。凭其出色的国际视野、文化底蕴和艺术创想,他们成为享有崇高艺术威望的顶级乐团,也是北京及全中国音乐生活发展前行的卓越引领者。
乐团每年均以48周乐季呈现逾百场精彩演出,携手来自全球的大师级艺术家,为近20万观众创造了无数难忘的巅峰现场。他们对歌剧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有划时代的贡献,缔造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全新高度。
从国际委约,到支持青年作曲家,他们推动了众多世界级优秀新作的诞生,促进了当代音乐发展及中西音乐交流。吕嘉执棒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爱格蒙特》戏剧配乐、洛林·马泽尔执棒其改编的瓦格纳《无词指环》等唱片录音广受赞誉、屡次获奖。历时三年并在 2024 年完成的布鲁克纳全套交响曲演出和唱片灌制,是乐团发展和布鲁克纳在中国推广介绍的历史性事件
他们还积极投入艺术教育,使音乐之美融入生活、触手可及。2024 年,乐团管理运行的北京青年交响乐团赴纽约参加“世界青年管弦乐团周”,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演出。2020年起,乐团推出线年两度完成中国巡演;亮相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影片,并担纲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音乐演奏和录制。作为文化使者,他们多次赴欧洲、美洲及亚洲巡演,是首支进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芝加哥交响中心、旧金山戴维斯大厅、蒙特利尔交响大厅官方演出季的中国乐团。
吕嘉于2012年接任陈佐湟,成为首席指挥,并于2017年兼任音乐总监。乐团现任助理指挥为赖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