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中国唱片有限公司 - 引领音像出版行业的先锋

九游娱乐-(NINE GAME)成为娱乐官网的文化先锋

“红与黑”联展|品读冯鹤菁先生意象书法(李延)

  对于冯鹤菁来说,视觉没有形式的感受、感知是无意义的,而书法的形式、造型没有视觉的感知,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

  冯鹤菁先生是国家一级作家、诗人。我每每惊叹他那些优美的文字是如何练就的。他的思维像一个广阔的宇宙,他已出版的数百万字的诗歌、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就像这宇宙间的浩瀚星河。我很喜欢读鹤菁先生的文字,澎湃与绚烂的叙事,静谧但奇巧的构思,每一篇作品都是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各异的光芒,默默传递温暖和力量。

“红与黑”联展|品读冯鹤菁先生意象书法(李延)(图1)

  冯鹤菁先生“挥毫列锦绣”的同时,还是一位“落墨成云烟”的书法家。他曾任河北省保定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冯鹤菁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情感的抒发和意象的创造。他把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巧妙融入笔墨之中,我们权且称它为“意象书法”。

  我第一次接触鹤菁先生的书法是在一个装修现代的美术馆,我被展厅一幅尺幅巨大的水墨作品吸引,走进看笔墨细节“像雾、像雨,又像风”,最后依稀辨认出是“听雨”两个字,这两个字的架构好似雨滴落下的节奏。笔画的粗细变化,就像雨势的缓急。有的笔画粗壮,暴雨如柱;有的纤细,恰似轻柔的雨丝随风飘洒。它们就这般在视线中若隐若现,像是电影镜头里的特写。我下意识的环顾四周,感觉自己也走进了这连绵的雨境。就如同起初惊叹于他的文学作品那般,又不禁感慨鹤菁先生也能用水墨如此精湛的呈现文字。后来我又在很多艺术机构、私人会所和各类展览中一睹鹤菁先生意象书写的《观潮》《初雪》《问茶》《一川烟雨》《一片清凉》等书法墨宝。流畅的笔触中转变着率真的情感,笔墨构成上的片刻停顿笔痕,在其韵律、节奏中交替出现,每一幅都能吸引你驻足、感受、想象,它的艺术魅力在于营造了笔墨与文字造型共振的视觉刺激。

“红与黑”联展|品读冯鹤菁先生意象书法(李延)(图2)

  当然,这里的“书”指的是书法。初听这说法,觉得有些新奇,可细细观摩他的作品后,便发觉这个比喻实在贴切。鹤菁先生笔下的文字大都和“雨、雪、云烟”等自然现象有关,不只是我最初看到的他以《听雨》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墨色的浓淡就像雨幕的疏密,或急或缓,笔画间仿佛能听见雨滴落下的声音。《观潮》的声音则更为强烈,大片铺陈的墨色,似有波涛翻涌,气势磅礴,能感受到潮水扑面而来的震撼之音。《松风》二字同样极具表现力,“松”以浓墨塑造成大片的松林感,而“风”则取其对立面,以飞扬的线条为主,飘逸中带着坚韧,宛如松林间微风拂过,松针沙沙作响。

  齐白石先生曾在其一套蔬果草虫册页上题写“可惜无声”,表达了一种对画中生物虽栩栩如生却无声的惋惜之情。鹤菁先生的“有声书”可以用视觉感受,用心感知,虽然“可惜”,但“此处无声胜有声”。

  鹤菁先生通过不同的笔法和墨色的变化,不仅仅停留在字形之美上,而是试图让每个字都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和意境。

“红与黑”联展|品读冯鹤菁先生意象书法(李延)(图3)

“红与黑”联展|品读冯鹤菁先生意象书法(李延)(图4)

  这幅《一溪云》,初识在一家西餐厅。整体是云卷云舒的浪漫,“云”字轻盈缥缈,仿佛天边那朵自在飘荡的白云。再走进细读,“一”字简洁有力,恰似溪边的地平线。“溪”字在枯润的墨迹中灵动婉转,犹如潺潺溪水在石间流淌。这三个字起承转合,竟在宣纸上勾勒出一幅“小酌秋月观云舞”有声有色的山水画卷。

  《初雪》是我在一位油画家的工作室偶遇,在周围绚丽多彩的油画映衬下,带着冬日初雪的清冷与雅致,遗世独立般地存在着。“初”字书写的较为流畅,但细观这“雪”字,分明是把漫天飞雪直接封印在了纸上。墨色浓淡交织,恰似雪落时分,深浅不一的雪地,带着沉稳的力量。飞白运笔间尽显雪地颗粒的粗粝,感觉自己就像这冰雪画卷中唯一的行者,脚落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再看整体布局,文字独居纸面,四周大片留白,恰似茫茫天地间,唯余白雪纷纷扬扬。鹤菁先生用文字描绘了空灵、寂静的雪的意象画面。

  观鹤菁先生的意象书法让我想到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画家透纳,他以其对光与色的革新运用而闻名。他著名的画作《雨、蒸汽和速度》,透纳在这幅画中使用了模糊的轮廓和蒸汽的效果来传达雨的存在。他巧妙地将蒸汽和雨水混合在一起,“他好像在用有色的气体作画,如此轻盈,而又如此虚无缥缈。”展现了透纳高超的油画技艺。

“红与黑”联展|品读冯鹤菁先生意象书法(李延)(图5)

  鹤菁先生则是借助宣纸和水墨的特性,打破了书法与绘画的界限,将两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以情感抒发为主的艺术形式。他的书写内容除了单字、词组,还有“唐诗宋词”系列,同样笔力遒劲,雅致风行。墨色氤氲中,有飞雪、流云,有鸟啼、明月,是如诗如画的精神体验。鹤菁先生的意象书法不仅是形式上的灵动悦目,还书写出了逃禅煮石的胸中逸气,想到宋词中的这句“洞天谁道在、尘寰外”,似乎正印证了鹤菁先生的生活与书法艺术创作状态。

“红与黑”联展|品读冯鹤菁先生意象书法(李延)(图6)

“红与黑”联展|品读冯鹤菁先生意象书法(李延)(图7)

  李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华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国家教育部公派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艺术总监,央视CCTV“一槌定音”、“我有传家宝”栏目特聘书画授课专家。近年来,在《美术观察》《美术研究》《光明日报》等刊发表学术论文(作品)五十余篇(幅),出版《艺术巨匠——勃纳尔》、《美丽的忧郁——莫迪里阿尼》、《人民美术出版社系列画谱——徐渭》等专著。

  出版诗集《风景》《意念的山谷》《鹤菁诗选》《人和影子》,散文集《乐音十三听》小说集《往事如烟》《对影 · 故事》,长篇传记文集《中国美术家全集——丁立人卷》《名世界》,书法艺术文集《鹤菁意象》《云鹤秋声》《鹤菁水墨》等多部作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悄悄史线亿:BBC称《美国队长4》扑街全怪哪吒太火,在评分网站被打出超低分

  马克龙与斯塔默通话,英国首相府:双方认为特朗普在解决乌克兰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值得欢迎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小米15 Ultra最后一代6499元!卢伟冰:小米手机要突破6K+超高端市场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